close

台東美麗灣環評會於22日審查出爐,七票贊成一票反對有條件通過。審查結果各方會如何反應可想而知,不在此討論。

台灣社會還處於孩兒時期。只會要,要不到則又吵又鬧,學不會理性溝通,因此社會充滿了不信任的氛圍,只有互相埋怨,每日打開報紙,何事不是如此,社會怎會進步?

以美麗灣環評而言,環團是為保護環境的理念,希望能保留後山最後一塊淨土,因而爭取環評不要通過。但地方人士則了地方的生存發展,則爭取環評能通過。環團和地方的利益是完全相反的,因此需要中立客觀的環評會依據環保法規做出仲裁,決定開發案是否可行。

這原是很好的設計,可惜的是評審會的委員受不了脅迫或誘惑而作了偏頗決定的事時有所聞,因此環團及地方人士也多對環評的決定充滿懷疑。此次美麗灣環評開會前雙方各聚集數百位支持者互相叫罵,並藉此項評審會施壓。

評審會是一個公正的第三方,依環評法規作出裁決,是最好的決策依據。可是由於上述因素,環評公信力無法獲得民眾認同,無奈之餘,環團只好呼籲環評委員要秉持良心作正確決定,相對的地方人士也是做出如此要求。但無論環評會做出何種決定,決不可能雙方都滿意,如果不通過,則贊成的七位委員面對環團就是沒有良心,但面對地方人士則變成是有良心,這是很荒謬的事情,良心是如此認定的嗎?

良心並非是否合乎誰的利益而定。以美麗灣環評而言,法規只有一套,審查的資料也只有一套,如果審查委員的專業水準相差不遠,也不受脅迫或誘惑,做出的裁決也是只有一種。雙方又何須聚眾叫陣,又何須呼籲評審委委員要秉持良心,民粹的思維真的可免了。

據了解這個案子已拖了很久。如果當初環評未過,為何主建築卻已完成?既然法院已判決建築物要拆除,為何這次又要環評?小市民真的不懂,是法規使然?還是有政治力介入?政府有關單位應詳加研究,問題癥結到底在拿裡,否則經濟發展和環保的衝突永遠找不到平衡點,社會就會如此虛耗下去。

還有雙方聚集的群眾,治安單位一定要查清楚,到底環團是那一個組職?歷次環團抗爭屢聞有特定人士介入,是否為真,應查情楚,有則強加取締,無則還環團一個情白。相對的地方人事的真正身份也要查清楚,真為地方人還是業者僱用前來,聚眾叫陣風氣絕不可長。

2012,12,29  洗腎 11年7個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 賢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